2013-07-26 11:26:35出处:作者:妈妈中国网
|
导语:孩子通常会在6岁左右进入换牙期,乳牙脱落,恒牙萌出,这是正常的生理阶段。不过,牙齿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美观、饮食,甚至会影响到心理,所以在孩子换牙期间,爸爸妈妈们要注意好相关事项。
孩子通常6个月左右牙齿开始萌出,2-3岁长齐,这在医学上叫乳牙,到六岁左右,宝宝又有一个换牙的时期,将乳牙换成恒牙,有的恒牙大约到30岁才长齐,这口牙将陪伴随孩子的一生,换牙期牙齿的保健与护理非常重要,关系到孩子今后牙齿是否整齐、美观、饮食,甚至心理,为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做父母应了解换牙期的一些护理知识,让我们一起检点一下吧。
一、儿童换牙的时间 第一次长的为乳牙共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到6岁前后乳齿开始逐渐脱落,恒齿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最后长出智齿,其数目因人而异,一般是0-4,所以恒牙数目从28-32只不等。换牙有一定的规律,6岁左右先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9-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2岁长恒尖牙,宝宝6-12岁为换牙期。简单来讲换牙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的原则。 二、儿童换牙的注意事项 1、留意孩子的乳牙和恒牙的生长情况 六岁左右恒牙就开始陆续萌出,替换原有的乳牙,脱落的乳牙是没有根的,脱落面呈蚕食状,要和乳牙牙根折断区别。 有些孩子恒牙虽已萌出,乳牙却常常不肯“让位”,迫使恒牙不得不从乳牙的内侧长出,形成“双层牙”,此时应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腾出位置,以利恒牙萌出。引起乳牙滞留迟脱最常见的原因是孩子进食过于精细,所以当孩子门牙和后磨牙萌出了,就要吃些芹菜、玉米、苹果等食物,以保持对乳牙良性刺激作用,促使乳牙脱落完成牙齿更换。
2、门牙间隙不必损忧 孩子在6一11岁时新长出的两颗门牙间会出现空隙,有的甚至呈八字形,这不必担忧,等到侧切牙萌出后,间隙就会自然消失。 如果上颌门牙缝隙过大、畸形牙齿从上门牙位置长出、一颗门牙从异常位置长出,都属异常情况,要到医院及时处理。 3、龋病 另外为预防龋齿教会孩子正确刷牙,早晚各一次,儿童刷牙选用儿童专用的牙膏和牙刷,刷牙方式正确,时间三分钟。少吃甜食,保持口腔卫生。
4、了解暂时性错合期 刚萌出的恒牙即是成人牙齿的大小,小儿下颌骨短就出现轻度牙齿拥挤、牙齿的排列可以零乱,医学上称为暂时性错合,但人牙齿有排列整齐的潜在倾向,随着邻近牙的萌出和颌骨的生长发育就可自行调整排列整齐。在乳恒牙交替未完成前,除了有明显的“地包天”外,不必急于矫治,等到乳恒牙交替完成后(13一15岁)仍排列不整再看医生。
5、注意饮食事项
6、及时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
7、恒牙萌出困难 乳牙过早脱落,孩子习惯用牙床咀嚼、舔吮,牙床会变得肥厚,阻碍恒牙萌出。因此,如果孩子已到换牙的年龄而恒牙未长出,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孩子缺钙也是恒牙迟迟不能萌出的重要原因,要及时给孩子补钙。 8、虎牙不可拔除 尖牙(虎牙)是全口牙中牙根最长、最粗壮的一颗牙齿,它撕裂食物的作用是其他牙齿不能替代的,倘若丧失就会影响咀嚼。有的家长嫌虎牙难看,要求医生拔除,这是错误的。
9、避免孩子牙齿受损伤 新生的恒牙是松动的,这是因为刚萌出的牙齿,牙根尚未完全形成,根尖部牙骨质很薄造成的,这个时期如一旦牙齿受到外伤及感染,牙根根尖部发炎治疗起来十分麻烦,在这个时又是孩子最顽皮的时期,家长要注意让孩子避免牙齿受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