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9 12:40:46出处:作者:妈妈中国网
|
据美国《医学日报》最近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进行的研究显示:拥挤、噪音和家庭事务缺乏条理性会导致3-5岁的儿童健康状况较差。 学龄前儿童(3-5岁)经历了他们人生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阶段,他们在此期间学会了玩耍、学习、说话、行为和运动。在童年早期阶段拥有坚实的健康基础会让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更为独立自主。此外,父母的教导是学龄前儿童保持健康和正常发育必不可少的因素。在这个阶段,家庭环境混乱的孩子比同龄人更有可能遭遇到不良的健康后果。 家庭环境的混乱状况通过拥挤程度(一个房间居住的人数超过一人)、电视背景噪音(每天开电视的时间超过5个小时)和孩子就寝时间缺乏规律性等指标由访问员进行测定。在这项研究中,最常见的家庭环境混乱的来源就是电视噪音。有60%的母亲每天开电视的时间会超过5个小时,拥挤和杂乱不洁净的房间各占到15%和20%的比例。 母亲的工作混乱状况也被用来作为这项研究的测量维度之一,其中包括不稳定的工作时间安排对她们造成的压力、在工作期间很难处理孩子护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和缺乏处理家庭需要的灵活性。在调查中,有三分之一的母亲的工作时间安排不够灵活,11%的母亲身兼多份工作。母亲的经济状况越为贫穷,其家庭环境的混乱程度就越高。 研究结果显示:家庭环境的混乱程度与孩子的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家庭环境混乱和母亲工作状况混乱程度较高与孩子5岁时的健康评级较低之间存在关联,即使在考虑了孩子的初始健康状况和其他影响因素后也是如此。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中产阶级家庭的样本中,整洁和井然有序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方式能够对孩子的健康状况起到保护作用。 帮助妈妈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的5点建议: 建议一 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 中国家庭模式中,大多是女主内男主外,妈妈在家庭中的责任显得尤为突出。造就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大多取决于妈妈。妈妈要给孩子一个干净、整洁、有条理的家,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的成长会更健康。 妈妈的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如果家里到处都很乱,孩子也会养成邋遢、做事没有条理的坏习惯,不会整理自己的书包、课桌等。乱糟糟的环境,也影响孩子学习的注意力,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妈妈应注意收拾家务,把家整理得井井有条。
和睦温馨的家庭,会使孩子感觉到温暖,家对他有一种吸引力,让他愿意在家里待着。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心理发展会更健康。 建议三 营造一个学习的家庭氛围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除了外在条件外,内在氛围也很重要。如果父母都爱玩,喜欢打牌,恐怕孩子很小也会成为打牌“高手”。如果父母都爱学习,经常与书籍为伴,孩子也会受到感染,愿意和书结缘。 明明的妈妈很喜欢读书,家里书柜就有两排,里面各种书籍都有。一有空,妈妈就会拿本书来看。明明3岁的时候,妈妈教会他识很多字。所以,在妈妈不能陪他玩的时候,他也会找几本小人书看。到5岁的时候,明明已经看了不少书,还经常提醒妈妈:我们该去看书了。 什么样的家庭气氛,培养什么样的孩子。给孩子营造一个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一定会造就一个爱学习、求上进的好孩子。 安静的环境,才能使孩子的思绪不被干扰,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家庭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要营地。孩子在课堂上接收了老师传授的知识,回到家进行消化和吸收。孩子在家里回味老师的讲课内容,在家里做练习巩固知识。只有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才能很好地去做这些事。 建议五 制订一个人人遵守的家庭规章 好的家庭环境需要家庭成员共同维护。妈妈可以通过制订一个人人遵守的规章制度,来维护家庭秩序,约束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例如:当家里有人在休息的时候,其他人不要大声喧哗;当有人在工作或学习的时候,其他人不要打扰他等。 每个人都要遵守制度,父母、孩子都不例外。这样坚持下来,每个人都会养成一种良好习惯,习惯养成以后,就算没有了规章,大家也能很好地维护家庭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