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1 15:21:35出处:东方网作者:妈妈中国网
据《新闻晨报》报道,日前,沪上知名微信公众号“宝宝念诗”推送了一篇文章,表达古诗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经典诗文确实比那些假故事、假童话、假心灵鸡汤更有价值。”“宝宝念诗”作者韩可胜昨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诗词内凝聚了前人智慧,对儿童的人生观的塑造很有帮助”。 推送诗歌和赏析美文 “宝宝念诗”从去年12月31日创办以来,已积聚了数以万计的粉丝,其中多数是12岁以下儿童的家长,一些知名学者、作家和教育机构也是他的粉丝。“宝宝念诗”每天推送一篇古诗,并附有一篇原创的赏析美文。“宝宝念诗”选材不是艰涩的诗词,赏析不逐字逐句地解释,通常简单地介绍诗词背景,讲故事,描述诗词营造出来的氛围,更像是一篇散文,采用独特的“诗歌+美文”的模式。 “我女儿现在在国外读书,心中的古诗便是她的精神寄托之一。”韩可胜说:“人,不能只是物质的人,还必须是文化的人,这样才不会迷失自己,才不至于找不到归属感。” 让孩子从小接受熏陶 “诗歌是韵文,容易朗诵和记忆。小孩子最先记住的是儿歌,是顺口溜。很多千百年流传至今的诗词便是很好的例子。”韩可胜举例说,“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这首五言绝句寥寥数字把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写出来,色彩丰富,动感十足。“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首诗涵盖了十以内的数字,孩子在享受美感的同时,还学了数字。 不过韩可胜也表示,不是所有的古诗都适合孩子学习,“我不建议《山中寡妇》、《石壕吏》这种苦大仇深又艰涩的古诗给初中小学的孩子学习,里面太多斗争色彩他们还不能理解,又很难背,反而增加他们对诗歌的恐惧。” “诗歌可以激发孩子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文以载道,要让孩子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不是生硬地记住空洞的道德文章,让孩子从歌词读出美感,爱上海、爱春天、爱身边人,潜移默化转变为爱国家、爱人民,这样来塑造孩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不是更好吗?”韩可胜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