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0 13:27:19出处:搜狐母婴作者:妈妈中国网
把“勤劳”这个标签贴在60后70后父辈的身上,很少有人会认为他们受之有愧。事实上,80后90后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也希望将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但令家长困惑的是,不知从何时起,孩子好像变懒了!他不愿意帮忙洗碗,也不想试着洗一洗自己的小内裤。现在,要让孩子爱劳动都得国家出面了,还好,有国家出面了。 据新华社消息,今年的8月3日,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一项文件,我国拟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 ![]() 孩子为什么会变懒呢?智象带大家一起走进几个家庭生活场景: 一天中午,爸爸和爷爷正在家里安装一台新的液晶电视。5岁的双双听见爸爸说要起子,赶紧跑去拿工具箱。爷爷便对奶奶说:“她搞不到的(不会拿的意思)!你去拿!” 这一幕在平常的家庭生活中似乎很常见。在一个孩子想要自己洗澡的时候,是不是有成人在旁边说:“你又不会自己洗,看你把地上弄得到处是水!” 当孩子站在小凳子上,想要去洗碗,奶奶是不是在说:“你会洗什么碗啊!把衣服袖子都打湿了!小心把碗也打破了!” 别说现在的小孩子,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的80后90后,从小做家务的并不多。有一个80后的妈妈回忆,她直到初中毕业,几乎从来没有洗过自己的衣服,更别说洗爸爸妈妈的衣服了。她记得在她很小的时候,有一回跑去看妈妈洗衣服,刚把手伸进盆子里,妈妈就赶紧说:“一边玩去!水很脏,你别在这玩!” 有一些女孩子大学毕业以后,也是不爱做家务的。不是因为她们懒,而是她们看不到做家务的价值。这可以说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有的要经过许多年才能转变这个观念。也有的年轻女子因为转变不了观念而给自己的人生带来诸多不顺。 比如,前一阵子有新闻报道说,有一个女子因为不做家务,导致两次婚姻都以离婚收场。在经历“重创”之后,她才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决定“痛改前非”。 ![]() 网上有一个很有名的段子,说的是带孩子其实就是“妈妈生,外婆养,爷爷奶奶俩欣赏,爸爸回家只上网。”很多女性都直指孩子的父亲“懒惰”,对于某些“小爸爸”们来说,家务和带孩子似乎不用劳烦自己动手。 这些“懒惰的一代”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懒惰,而是从小养成的不劳动的不良习惯,以及受到爸爸妈妈灌输的“不用做家务,你只要好好学习”的思想观念的影响。 可能有人说,你是不是想得太远了,我孩子才多大啊,现在不做家务,以后再做啊。智象还是谈一个观念。那就是,你是否能够接受孩子最开始独立做事的过程中所制造的麻烦。可以说,有时候,小孩子简直就是“麻烦制造者”。一开始他们可是什么都不会,连自己洗个脸都会把身上打湿一大片。 孩子独立做事的热情是经不起成人泼太多次的“冷水”的。孩子受到的打击多了,心理上的变化就悄然发生。等你哪天想要让他做家务的时候,可能就晚了。你会发现,他越来越“懒”,简直是“叫都叫不动”。 有一个快六岁的孩子要喝水,把杯子递给妈妈:“妈妈,我不会打开,你帮我打开。”另外一个刚刚五岁的孩子,拿过杯子来说:“我来帮你打开。”很快,她就成功拧开杯子上的盖子。这时候,她一脸自豪。 ![]() 如果你相信孩子没有能力,那么他真的就会没有能力。因为你总在说:“你又不会弄这个,我来帮你弄!”你以为是在帮孩子,其实你剥夺了他成长的权利,学习的权利,以及他本来可以获得的成就感。 当你不让孩子做家务的时候,你其实就是在贬低家务劳动的价值。那么孩子怎么可能会有做家务的热情呢? 当然,孩子不爱劳动,不能一概说是父母的错。有的家长上班、带孩子,每天过得跟“打仗”似的。时间本来就紧,容不下孩子半点的磨蹭;有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长大,长期“隔代疼”的教养,想让孩子一下子变得“勤快”起来也不现实。智象这里并不是一概否定爷爷奶奶教养孩子的方式,不可否认,有的爷爷奶奶也可以带出很勤快的孩子来。 “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儿歌里面如是唱道。“家园共育”也好,国家提倡也罢,作为家长,可以做到的是,尊重孩子的劳动热情,哪怕是一点劳动的“小火花”,对他们的劳动成果表示欣赏和赞美。这样,一个家庭就会为培养出一个独立、自信而热爱劳动的孩子而满心欢喜,而不会紧紧追问:“孩子,你为什么不爱劳动?” ![]() 劳动通常是指能够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人类运动,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按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本质是动。 下面,智象为大家解读“动”字背后的故事: 动,会意兼形声字。金文从重(一个头上带有刑罚标志的人身背竹篓形),从土,用一个背重物的人站在地上会背得起来之意。古文另加义符辵,以突出背得起。篆文改辵为力,表示用力把东西背起来了,重也兼表声。其造字本义为“背起来”,现代常用义为“从原来位置上离开”。这是一个简化字,现在字形从云,从力。 其中部件“云”为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皆像天空中舒卷的云层形,故千字岛遵循汉字源流,将其解为“两朵白云”;部件“力”甲骨文像犁地的耒形,是一种耕地的工具,,因现代该农具不常见,千字岛遵循汉字字形,将其解为“一个弯腰铲土的人”,贴近现代学习者的认知。 综上所述,千字岛将“动”解为了“一个人在用铲子铲土,天上的白云在随风飘动”,贴近字形和字义,让学习者学来轻松有趣。 智象极速识字APP及阶梯想象识字卡,采用权威千字岛阶梯想象识字法,通过动画及图画,追溯汉字的字源、字理、字形和字义,帮助孩子科学高效识汉字! ![]() |